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

四記槍響 代價沉重◎何榮幸

2010-05-01 中國時報
何榮幸/特稿

事隔四年的四記槍聲,平撫了死刑案受害者家屬的不平,也讓反對廢除死刑者的情感得到宣洩。然而,「依法行政」、「順應民意」的過猶不及,卻注定傷害台灣的國際形象,並嚴重影響台灣人權評價。這一堂艱難的功課,全民都在煎熬中接受試煉,希望這堂課付出的重大代價是值得的。

如果王清峰當初能夠預見昨晚的四記槍聲,她還會不會選擇引爆廢除死刑爭議,答案恐怕大有疑問。王清峰固然基於政務官的責任倫理而下台,但她絕不會樂見死刑案執行槍聲提早到來(更何況是一連四響),這堂目的與手段之間的辯證功課,王清峰的體驗應該比任何人都深刻。

不容諱言,王清峰下台掀起的廣泛討論,雖然開啟了台灣社會理性思辨的契機,但更多部份其實是社會情感在尋找宣洩出口。

儘管贊成廢死者力陳死刑無法達到嚇阻犯罪效果、更無法避免司法誤判的可能性,因此力主以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取代,並強化被害人保護與權益提昇;但反對廢死者更憂心,「殺人償命」、「因果報應」的法制基礎與道德倫常會蕩然無存,被害者家屬的傷痛更無從撫慰,這些情感並非論述說理就能得到昇華。

因此,新任法務部長曾勇夫在四場公聽會後立即批准四個死刑令,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讓反對廢死者的情感找到了宣洩的出口。這種「依法行政」與「社會正義」未必具有完全對等關係,對於反對廢死者卻能產生一定的撫慰作用。

但是,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執行高達四件死刑令,已明顯超乎許多人的預期,在國際社會近年廢死風潮中更是極其突兀。馬政府固然順應國內多數民意,但其過猶不及的負面觀感,勢必讓贊成廢死者質疑馬政府「漸近廢除死刑」的決心,並導致國際社會對於台灣人權發展產生反挫印象,這些都是四記槍聲必須承受的沉重代價。

持平而論,馬政府在簽署兩項國際人權公約後,與國際人權潮流接軌已是不可免的趨勢。而在國內法制尚未符合兩公約的死刑救濟機制前,政府與各界仍應在理想與現實間努力求取最大平衡。希望過猶不及的四記槍聲,能夠讓台灣在保障人權的道路上做好更多功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