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見我思-五二○民主反思
2010-05-19 中國時報
【何榮幸】
從一九八八年驚心動魄的五二○農運以來,台灣社會又歷經了二十多個五二○的考驗。五二○不僅是總統就職日,也是反思國家機器與人民關係、檢驗台灣民主進程的重要時刻。今年五二○的提問因而是:標榜「依法行政」的馬政府執政兩年後,台灣民主現況究竟是提升還是倒退?
過去二十多年,台灣民主化成果被國際社會認為是成功故事,在華人社會更是前所未見的奇蹟,但台灣民主品質有待提升,亦是各界公認的不爭事實。「民主之父」李登輝時代留下的黑金政治汙名、「台灣之子」陳水扁時代留下的扁家貪腐弊案,都已成為檢討過去民主進程時的重要課題。
今年五二○前夕,顏厥安、吳乃德等一百多位學者成立的「台灣守護民主平台」,公布了馬英九就任總統兩年來的「十大民主事件」,並仿效當年蔣渭水針對台灣文化提出的《臨床講義》,提出《台灣民主診斷書》。上述報告,已可視為對馬政府上台兩年民主發展的重要體檢。
儘管該平台提出的「十大民主事件」內容見仁見智,但其列舉的陳雲林來台引發衝突、公共電視爭議、中科三期環評爭議、死刑爭議等重要民主事件,莫不與國家機器是否濫用權力、行政權是否執行過當息息相關,也是各界觀察馬政府「依法行政」原則如何落實的具體指標。
令人遺憾的是,上述爭議中,行政權不是執行過當(例如陳雲林來台引發衝突),就是凌駕於司法權之上(例如中科三期環評爭議);行政權無法捍衛獨立機構的自主性(例如公共電視爭議),「依法行政」過猶不及影響台灣國際形象(例如死刑爭議),後續發展也都令人憂心。凡此種種皆已顯示,過去兩年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的關係仍高度緊張,並未更加多元開放、容忍異聲,以致民主品質不進反退。
而與過去台灣民主化歷程相較,當前民主發展除了民主體制、民主文化等層面有待健全,更添增了「中國因素」這項重要外部變數。馬政府最引以為傲的兩岸關係成績,對於台灣民主社會的影響已值得密切觀察。
無論如何,馬政府若能在任期過半之際,深刻檢討過去兩年民主發展的若干問題與執政心態,藉此記取教訓、避免濫用行政權、努力健全民主體制,則今年五二○未嘗不是馬政府以更細緻、尊重、多元方式提升台灣民主品質的起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