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

提名資訊遭蒙蔽 總統府蒙羞◎仇佩芬

2011年04月01日 中國時報 
記者仇佩芬/特稿

原本極其專業且單純的大法官提名,竟然演變成正、副總統同時道歉。長達一個月的審薦過程,竟未發現邵燕玲不久前才因最敏感的性侵判決被貼上「恐龍法官」標籤;而因她而起的「白玫瑰運動」半年前才由網路串連,走上凱道。馬英九成天忙著在臉書上和粉絲打交道,這等大事竟又落得「看報才知道」。對自詡要傾聽民意、重視人民感受的馬英九,不啻是狠狠一記耳光。

蕭萬長為提名作業失當親自道歉、扛責,態度值得肯定,卻難以平息民眾對此一重大疏失的質疑。提名資格審查作業為期一個月,時間不可謂不充裕,無論是查閱有無被舉薦人的相關報導,甚至和大多數人一樣上網搜尋,都能立刻看到一大串邵燕玲和恐龍法官連在一起的相關報導。審薦小組若連這最基本的動作都忽略,顯然失職。

尤有甚者,邵燕玲的爭議判決並非陳年舊案,也不過是去年的事。參與審薦的人包括邵燕玲的老長官翁岳生和賴英照,不可能不知道那曾經引起輿論大肆撻伐的著名判決。若明知邵燕玲有爭議背景,卻在未告知馬、蕭的情況下送出建議名單,無論是有意掩蓋還是漫不經心,都不可原諒。

賴浩敏說,「曾將邵燕玲案列入考量,但不能因一個案子的表現就否定她」、「我看到社運團體與立委的反彈也嚇一跳。」這種認知,與整體社會落差之大,才更令人驚訝,這不就是告訴外界,之所以會有「恐龍法官」,正是因為有「恐龍院長」?若明知此事卻未向正副總統報告,這是何等蒙蔽行為?所謂司法改革真能仰賴這樣的司法院長?

近兩年來,台灣幾場成功的社會運動都由臉書等網路平台發起,白玫瑰運動就是其中之一。馬英九近來積極經營臉書,正是看中臉書容易跨越距離而引起共鳴的特性,但連這樣一件重大事件事先卻不知,這包裝出來的「網友」身分立刻被冷嘲熱諷,傷害不可謂不大。

至於身兼審薦小組召集人,親自向總統及社會大眾道歉的副總統蕭萬長,這次的打擊之大不言可喻。

從好處看,錯誤提名得以及時修正,沒有釀成傷害。道歉止血之後,馬英九得好好思考,審薦過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總統府的幕僚作業還真得從Google搜尋學起?

大法官提名人選爭議事件其他相關資料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